近日,中信建投发布研报,展望医疗器械行业2025年投资机会,指出医疗合规要求的提升和集采影响将稍逐步出清,行业将在低基数下实现持续复苏。在这一背景下,拥有创新产品和国际化布局的公司有望实现高增长,整个行业的估值和确定性预计将不断提升。
回顾过去几年,医疗器械行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,诸如“三医联动”的顶层制度设计政策,正在慢慢地落地。医保领域的增量政策,尤其是多元化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都将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随着对医生薪酬制度及分级诊疗的探索,整个行业正在向着高质量增长的目标迈进。中信建投对于2025年的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,建议关注行业创新、出海的增量机会及行业整合的潜力。
展望2025,预计医疗器械行业将实现温和的增长。根据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医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增速在2020年和2021年达到4.5%和20.1%,远超工业公司和制造业。这一增长趋势在需求端与政策的推动下,虽有所波动,但在基数逐步消化的情况下,2025年有望实现强劲反弹。行业估值目前已处于底部,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也低于历史中等水准,为未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。
中信建投对AI医疗、脑机接口等创新技术的发展持积极态度。报告说明,国内医疗AI的发展正在迅猛推进,增强现实技术、智能医疗设施相继问世,助力整个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。例如,迈瑞医疗发布的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,将加强相关医疗设施的竞争力,使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中占了重要位置。同样,脑姬科技发布的Dreamgear绘梦仪,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,却向我们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未来的潜力。
近期,多项创新医疗器械陆续获批,这些创新产品的广泛应用,加上商保的进一步拓展,势必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。行业内诸如联影医疗投资的AI相关公司,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,也推动了医疗器械市场的整体发展。
中信建投强调,器械行业出海的优势十分明显。中国在创新和性价比上的优势,将助力其成为全世界龙头。随着医疗领域政策的逐步放宽和鼓励并购重组的政策落实,器械行业的并购交易也愈加活跃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整合,将加速行业的技术革新与市场竞争力增强。
尽管行业前景广阔,中信建投也提醒投资的人要警惕行业政策风险、研发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、审批延误的风险以及宏观环境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。这些风险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能影响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市场信心。投资人需做到未雨绸缪,在关注创新技术与政策变化时,也应保持理性的投资态度。
整体来看,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前景正变得愈发明朗。在并购、出海以及AI医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,这一领域未来或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。作为读者,我们应关注行业的前沿动态,借助AI等技术的力量,提升自我的投资眼光和市场敏感度。简单AI等AI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,为自媒体创业提供助力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在高水平发展的浪潮中,医疗器械行业将展现出更大的创新潜力和市场价值。